港股概念追踪 | 光伏抢装潮带动产业链价格上涨 建议关注光伏玻璃、一体化组件厂等领域头部企业(附概念股)
近期,光伏行业频现积极信号。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中国政策刺激光伏产业整体需求,组件供给出现紧张气氛,预期2025年三月和四月的需求将出现小高峰,可能顺势带动第二季产业链价格上升。
自去年下半年触底后,截至目前,晶硅光伏组件、光伏级多晶硅等产品的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弹。3月以来,硅片价格在分布式需求拉动下上涨,行业库存维持低位;电池片环节因G12R组件排产占比提升,价格连续五周上涨;光伏玻璃受组件开工率提升带动,3月库存天数环比明显下降,价格持续上行。EVA胶膜因需求激增,光伏料价格涨至11550元—11900元/吨。
业内普遍认为,光伏产业链的涨价,与“抢装潮”有关。
今年1月份,《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发布,规定其发布之日前已备案且于2025年5月1日前并网投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仍按原有政策执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今年2月份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明确,新能源项目(风电、太阳能发电,下同)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以2025年6月1日为节点划分。
上述政策的发布,意味着4月30日成为了对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电网接入方式和上网电价进行调整的时间分界点,而5月31日则是增量项目全面入市的节点。为争取原有政策红利,企业纷纷赶在这两个节点前抢装,拉动光伏产品需求激增。
除了政策以外,海外市场复苏也助推供应链涨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欧洲,库存去化已完成,叠加东欧国家大批新项目排队上马,使得2025年的欧洲市场被看好。光伏采购信心指数飙涨。据专家预测,2025年欧洲装机量或将翻倍。这也给了组件制造商涨价的底气。今年1月,欧洲市场光伏组件的平均价格较2024年同期上涨了约5%—10%。
此外,在供应端,行业自律协议持续推进,2月多晶硅企业减产力度加大。据Mysteel统计,2月国内多晶硅企业开工率降至36.5%,产量环比下降4.68%至8.96万吨。
中原证券表示,“430”、“531”政策节点临近带来阶段性抢装需求,叠加前期的持续降负荷、去产能措施,光伏产业迎来短暂的供需格局改善。光伏产业链价格呈反弹态势。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部分企业去海外融资补充流动资金降低债务负担,到新兴市场新建产能规避贸易风险,以及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项目的支持等措施将延长市场出清周期。而行业彻底的供需扭转、再次景气上行仍需更多积极因素推动。
该机构表示,目前光伏指数PB 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短期市场对抢装所导致的阶段性景气好转反应平淡,反映投资者对过剩产能、未完成出清的长期担忧。建议中期关注亏损力度较大、产能出清预期明确的主辅材领域。关注光伏玻璃、一体化组件厂、多晶硅料、电子银浆、BC 电池技术等相关领域头部企业。
日前发布的研报表示,当前光伏产业链有望进入价格上涨通道,板块已处于预期底部位置,行业基本面底部企稳,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积极催化有望陆续登台。后续行业景气上行与供需改善预期持续提升,板块机会有望显现,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信义光能(00968):3月上旬,天风证券发布研报称,维持信义光能(00968)“买入”评级,继续看好公司成长前景及龙头优势。结合光伏玻璃景气位置及原燃料价格情况,改行调整光伏玻璃价格及成本假设,同时考虑公司新增产能投放节奏,下调公司25/26年整体收入预测至227/251亿元(前值424/501亿港元,公司今年将财报单位由港元改为人民币),新增27年预测为270亿元,同时下调公司25/26年归母净利预测至18/25亿元(前值59/72.5亿港元),新增27年预测为33亿元,25-27年归母净利YoY分别8%/10%/12%。
协鑫科技(03800):1月21日,协鑫科技发布公告,2024年四季度,协鑫科技颗粒硅产量7.09万吨,销量7.46万吨,含研发费用现金成本28.17元/公斤,较三季度的33.18元/公斤再次大幅降低15%,刷新行业纪录。与此同时,公司2024年实现颗粒硅产量26.92万吨,出货28.19万吨,库存不断压减。海通证券指出,从指标达成情况来看,协鑫科技颗粒硅产品升级超预期,有望进一步打开下游市场的需求。此外,随着多晶硅行业自律的稳步推进及春节期间下游原料囤货的消耗,年后多晶硅价格有望继续回升至相对合理区间。随着行业整体价格的抬升,公司凭借成本优势有望率先迎来盈利拐点。
新特能源(01799):公司主营多晶硅生产、向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厂及系统提供工程建设承包服务以及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厂的运营。
福莱特玻璃(06865):2月下,里昂发布研报称,给予福莱特玻璃(06865)“跑赢大市”评级。中央政府披露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长期来看市场化电价导致项目内部回报率较低,该政策将致未来太阳能装机量增长放缓,但同时预计将推动产业增长更具可持续性及稳定。短期内,该行认为该政策将在今年6月1日前推动安装热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m.ylfx.com/gupiao/53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