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商讯

外国人,正在拼命涌入中国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智谷趋势(ID:zgtrend),作者:无疆编辑:王战新,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几乎所有景区,外国人的身影都在增加。

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30%。支付宝平台数据显示,假期前三天,入境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去年增长180%。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外国人就在拼命涌入中国。韩国人,打飞的到中国过周末,“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冲上热搜;泰国人,挤爆了重庆;上海,更是接纳了超过670万外国人,遍布大街小巷……

这,是什么信号?

01

如果你在一座旅游城市,听到满街的“萨瓦迪卡”“卡彭卡”,那未必是在曼谷、清迈,也可能在中国重庆。

当国内中产集体奔赴泰国打卡时,泰国帅哥美女们偷偷地来到了中国逛吃逛吃,首选城市便是重庆。

自从去年3月中泰互免签证之后,仅仅一个月时间,登记临住的来渝泰国人近2万人次,同比增长15倍多。

截至2024年年底,泰国赴华的游客数量较去年增长三倍。

对于泰国人而言,来重庆最重要的四件事儿——轻轨、吃辣、卤鹅、追星

据说,他们打卡的既定流程是:

第一站,乘坐轻轨到达二号线李子坝站,看轻轨穿楼;

第二站,打卡重庆美术馆,也就是“筷子楼”;

第三站,到洪崖洞拍赛博中国风的都市夜景;

第四站,漫步解放碑现代商业街;

第五站,体验魁星楼的立体城市设计;

第六站,去荣昌区接受卤鹅哥的投喂;

......

对“无辣不欢”的泰国人来说,重庆简直就是“快乐老家”。

满大街的苍蝇馆子,是泰国人来重庆必打卡的宝藏小店。辣子鸡、毛血旺、烤鱼、夫妻肺片……咸香麻辣的渝菜精准狙击着泰国人的味蕾,也让泰国食客的灵魂为之颤抖。

在食谱网站Cookpad上,甚至出现了泰语的重庆料理食谱:重庆小面、狼牙土豆、辣子鸡......

重庆的8D魔幻地貌,也是让泰国游客啧啧称奇、流连忘返的山城特色。

对于生活在平原城市的泰国美女来说,重庆就是奇幻电影照进现实的样子:

轻轨可以穿越居民楼,层层叠叠的道路,让导航也能迷失方向;上一刻还在一楼,下一秒却已身处十几层;在洪崖洞,仿佛置身于千与千寻的神秘世界。

泰国人“Prawit”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说:

“穿梭在重庆的各个角落,就像随机打开一个满是惊喜的盒子,随着你的不断探索,独特的山地景观和高大的建筑总是会让你感到惊喜。”

除了美食美景,泰国人还想来重庆找“美男子”。

随着中国影视剧的渗透,泰国女生逐渐迷上了中国小鲜肉,如重庆籍明星肖战。

有不少泰国追星女孩,为了打卡偶像的家乡,专程复刻了肖战在重庆的每一处景点,做成视频后在泰网大火。

图片

泰国女孩打卡肖战重庆同款机位/图源:小红书@解放i人

在lemon8(海外版小红书)上,某泰国大学生就发出郑重的感慨:“每个人一生至少要去过一次重庆吧。”

泰国旅游公司的老板提到,中国是泰国人心中最受欢迎的旅行目的地。

此外,与其他国家的游客不同,泰国游客并不介意“故地重游”。

根据旅行公司Agoda的调查,74%的泰国游客选择再次前往他们喜爱的目的地。过去十年间,有17%的游客重返喜爱地点超过10次。

02

如果说重庆是泰国人的“快乐老家”,那张家界就是韩国人的“精神故乡”。

今年豆瓣评分最高的亚洲电视剧,莫过于韩国的《苦尽柑来遇见你》。

该剧结尾情节是,主角吴爱纯对病重的爱人梁宽植说,想要明年去看张家界的落叶,所以一定要撑下去。

人生快到终点的时候,韩国人首先想到的不是济州岛,也不是汉拿山,而是湖南张家界。可见,张家界在韩国人心中的地位有多么崇高。

图片

韩国人有多喜欢到张家界玩?早在去年3月,话题“张家界山上‘长’满韩国人”就曾冲上热搜。

韩国旅行社的数据显示,去张家界的韩国游客以40到60岁人群为主,尤其是退休后的父母们,几乎将这里视为“人生清单”上的必去之地。

图片

湖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2024年7月3日数据显示,湖南2024年上半年出入境人员主要集中在两个口岸城市,一个是省会长沙,另一个是张家界。

张家界的GDP仅是长沙的4%,人口规模仅是长沙的14%,但出入境人员规模达到了长沙的50%。而如果单看出入境人员中外国人的数量,张家界甚至超过了长沙。

张家界出入境人员中外国人占比较高,韩国游客尤其多。数据显示,2024年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接待了34.3万韩国游客,同比暴增205%

可以说,一个又一个韩国旅游团,硬是把偏远的张家界捧成了国际化都市。

韩国人为什么偏爱张家界?

张家界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曾做过解读:登山是韩国人基本的出游娱乐方式,张家界在全球范围内独具风格的山形地貌“踩”在了韩国人的审美点上,为韩国游客的旺盛旅游需求提供了客观基础。

当然了,张家界政府、韩国旅游社和韩国文化圈的大力宣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2001年开始,张家界政府就不断邀请了韩国社会名流前来游玩,宣传一波又一波。

韩国资深议员赵洪奎就爱上了张家界,并为张家界编了一条金句,“人生不到张家界,百岁岂能称老翁”。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也对张家界给予了高度评价,“地上最高绝景”

图片

韩国各大旅行社迅速响应,陆续开辟了前往湖南的旅游路线。这些线路广告巧妙地融入了孝道文化,直击韩国年轻人的灵魂:“去张家界就是为父母尽孝。”

在同样讲究“百善孝为先”的韩国,这样的宣传策略非常成功。如今,韩国人年轻人给长辈送礼时,首选就是去张家界的机票。

图片

韩剧《我的大叔》中关于张家界的介绍

张家界政府也没有辜负“这泼天的韩流”,不断完善各种设施:开通直飞韩国首尔、大邱、清州的航班;在主要景区配备外币兑换机,推出一“刷”畅游便捷支付系统;举办韩国美食节,鼓励张家界人开办韩国料理店;在景区招牌上招牌印上韩文,免费发放韩文游览手册,并招募大量韩语导游……

总之,张家界给韩国游客营造一种“仿佛出国了,又好像没出”的氛围。

03

不过,外国人入境的盛况,还是得看——上海,全中国最多外国人的城市。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670.6万人次,同比增长84%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上海接待过夜入境游客超过605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八成;其中近480万为外国人,同比增长超过100%。这意味着外国游客在上海停留时间更长,可以更深入探索城市魅力。

2025年,入境旅游热度持续升温。今年前两个月,外国游客量为69.99万人次,同比增长43.9%。

据上海口岸边检部门数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日期间,上海口岸入境外籍旅客数量达7.6万人次。4月30日到5月4日,境外来沪消费4.55亿元,同比增长211.6%。

可见,上海不仅赢得了越来越高的游客量,还赚到了越来越多的真金白银。“中国入境旅游第一城”头衔,实至名归。

中国也将大门越开越大:

12月17日,全国再次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

过境免签的停留时间更长了——由原来的72小时和144小时,延长至240小时(10天)

适用口岸更多了,活动范围更大了,横跨中国旅游成为现实。

图片

也就是说,原来通过144小时过境免签从上海入境的外国人,只能在沪苏浙范围内流动,去不了其他省市。

现在可以在240小时内,去到包括江西、海南、贵州在内的24个省市,只要选择任一开放口岸就能出入境。

图片

效果立竿见影。新免签政策刚公布一小时,OTA平台海外游客机酒的搜索热度,已同比大涨87%。

04

外国人拼命涌入中国,带来哪些红利?

据摩根士丹利估算,未来10年,入境游有望为中国带来累计1.7—4.5万亿美元的收入,其对中国 GDP 的贡献率也有望在10年后上升到2%到4%

市场流传着一个说法,“2025年投资最大的风口就是入境游”。社交平台上出现不少“入境游创业”的帖子。2004年就在北京从事英语导游工作的Michael感慨道:“2019年,我带一个八人以下的散客团,一天的团费是500元,现在同样的团,一天的团费是2000元。”

难怪有网友预言到“China Travel会是2025年最赚钱赛道之一”

入境游的持续火爆,还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

过去,外国人都是通过外媒的“阴间滤镜”来了解中国,他们印象中的中国是贫穷落后、野蛮无礼的国度。如今,当他们真正来到中国,体验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后,心中自然会升起一股对中国的敬意。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中国见闻,也能让更多国际友人看到中国的美。

曾捐赠二战相册的美国小伙埃文·凯尔,游览完中国的大好河山后,由衷感慨:“美国对中国有很多误解,到中国的旅行,让我认清了许多西方的谎言。

实际上,中国迎来外国人入境旅游的高潮,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全球通货膨胀。

对于欧美旅客而言,一碗经典兰州拉面在伦敦中国城需要15镑(折合人民币138元),而在大部分中国城市却仅需15元不到的价格。

一碗“英伦”牛肉面的价格,可以换九碗“本土”兰州拉面。

对于韩国人而言,尽管人民币和韩元的汇率约为1:200,但韩国本国的物价就已让韩国人“苦不堪言”。

如果在首尔,半夜两个人吃一顿街边摊,草率点两份菜,都要约4万韩元(折合人民币200元),而相同价格在中国却能吃丰盛的火锅,成为“撸串大王”......

毫无疑问,中国的消费,极具性价比。外国人的疯狂涌入,未来仍将是中国的常态。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m.ylfx.com/shangxun/64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