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表示,2025年将推动交通运输改革,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推动深化综合运输体系改革,推进铁路体制改革,加快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通过改革释放发展活力。
对于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李扬表示,截至今年11月底,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3万个,已建充电停车位4.9万个,比2023年分别增加了1.2万、1.7万。目前,全国6000多个高速公路服务区中超过5800个服务区安装了充电桩,覆盖率达到了97%。交通运输部力争在2025年底基本实现“固定充电设施为主体、移动应急充电设备为补充、重点节点全覆盖、群众出行有保障”的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网络,让开新能源车、电动车的出行人员更加放心出行。
原文如下:
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
介绍交通运输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邢慧娜: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时值岁末年初,我们将举行系列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先生,介绍交通运输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兼综合规划司司长吴春耕先生,运输服务司负责人王绣春女士。
现在,先请李扬先生介绍情况。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李扬: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马上2024年就要过去了,2025年即将来临。借此机会,我代表交通运输行业向各位媒体朋友致以新年问候!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关注、支持、报道和监督。
这个月,党中央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分析了我国的发展形势,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任务要求。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要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我们在本周一召开了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会上,我们总结了2024年全年的交通运输工作,分析了交通运输发展的形势,提出了明年的工作重心和重点任务。在这里,借这个机会向各位通报一下。
关于2024年工作,盘点回望,我们总结下来,行业上下都非常自豪、振奋、充满信心。这种发展信心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庞大交通运输需求,这个需求是我们交通发展的内生动力。举一个例子,在2024年春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84亿人次,体现了中国的活力,体现了大家对假期美好生活的追求。国庆假期7天,出行人数达到20亿人次,平均每天2.86亿人次。特别是国庆假期第一天,铁路客运量达到2144万人次,创单日新高,国庆这一天出行人数也创了历史峰值,达到3.3亿人次。民航国庆假期平均都在200多万人次。高速公路车流量达到6841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达到15.9%,这说明电动车的普及速度在加快。从全年看,全年客运量将达到645亿人次,日均1.8亿人次,同比增长5.2%。货运量有望达到565亿吨,日均1.5亿吨,同比增长3.5%。港口货物吞吐量有望达到175亿吨,同比增长3.4%。可以说,需求更旺是交通发展的一个内生动力,也是我们的信心所在。
第二,发展基础更牢。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里程达到600万公里,今年一大批重大项目顺利建成运营,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深中通道等。今年预计新颁证民用运输机场5个,铁路营业里程超1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超4.6万公里。新增公路通车里程约5万公里,其中新改(扩)建高速公路超过8000公里。另外,不仅国内综合交通立体网络取得了进展,国际交通通道建设也取得了一些突破。今年7月3日、11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出访期间,分别视频出席了跨里海运输走廊、公路直达运输和秘鲁前海港开港仪式,为中国和欧洲之间、中国和拉美之间开辟了新的航路。可以说,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基座打得更坚实。
第三,发展后劲更足。特别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发布了一系列经济增量政策,交通发展红利持续释放,“两重”“两新”政策持续落地。从数据来看,11月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都在加快,同比分别上升了4.2%和3.7%。
当然,面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我们有更多期待。2025年将面对更多挑战,但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的红利释放,我们更有信心、更有期待在2025年取得新的业绩。我们分析,有挑战、有机遇,机遇大于挑战。2025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用好政策红利,抓好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我们制定了2025年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清单,比如有正在建设中的平陆运河,有上海港小洋山北集装箱码头,还有沪渝蓉沿江高铁等一大批项目。
第二,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优势,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预计2025年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望达到3000亿元,这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将带来强力支撑。交通运输是全社会物流成本构成的要素之一,成本主要有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和管理成本,我们希望通过发挥综合运输优势推动公转铁、公转水,更好地为降本提质增效作贡献。
第三,将推动交通运输改革,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推动深化综合运输体系改革,推进铁路体制改革,加快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通过改革释放发展活力。
第四,将狠抓安全生产,让人民群众走得放心,出行更安全。2025年我们会重点抓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在春运和“五一”前后开展两次全国性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二是针对春节、“五一”、国庆三个假期,采取更强有力的安全措施,我们叫“30条硬措施”,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提升假期安全;三是针对重点领域开展14项重点安全整治;四是将落实平安三年行动,提升本质安全。此外,围绕“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编制等,我们作了一系列部署。
最后,我再通报一下大家比较关注的春运。2025年春运,从1月14日开始到2月22日,预计40天。预计今年春运,随着各方政策释放,出行需求会更加强烈,无论是春运的出行总量还是单日峰值,都可能会创历史新高。关于春运,有关部门还会进行部署,交通运输部已经牵头成立了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正在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全力以赴,力争努力实现“平安春运、温馨春运、便捷春运”目标。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邢慧娜:
下面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中办和国办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下一步交通运输部有哪些具体落实举措?谢谢。
李扬:
谢谢你对统一大市场建设特别是交通运输统一开放市场建设的关注。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这个《意见》可以说是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之后,中央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采取的又一有力措施。这个文件的核心是加快建设统一的交通运输大市场,实现跨方式的交通融合,实现跨区域的交通统筹布局,实现跨领域的协同发展,打造统一大市场。为了做好落实,我们将在四个方面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抓好重点领域改革。主要是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行业的发展,强化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重大政策协同,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第二,破除妨碍统一大市场的各种壁垒。《意见》里明确完善交通运输市场的准入和退出制度,加强对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的评估、排查、清理,完善交通领域价格机制,健全制度规则,依法平等对待和发展各类经营主体。
第三,推动交通运输市场要素资源的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市场最重要的就是配置资源,配置资源的背后就是要素资源流动。交通行业在这方面还有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强化对交通运输重大项目的用地、用海、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特别是打破数据壁垒,统筹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共享公用,加快区域间、部门间数据的共享交换,同时提高资金的保障能力。
第四,优化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机制。《意见》明确要求,我们要加强跨区域监管协作,包括对一些新业态要加强监管和规范,防止利用数据、算法、技术等手段侵害消费者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改善从业人员的从业环境和用工条件。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相关责任部门共同努力,形成机制,明确分工,定期督导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也为经济社会的活力释放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保障。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即将进入“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请问我国综合交通网建设情况如何?下一步有哪些工作考虑?谢谢。
李扬:
谢谢您的提问,规划问题请我部总规划师、综合规划司司长吴春耕先生回应。
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兼综合规划司司长 吴春耕:
谢谢您的提问。您刚才说到,即将进入“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根据我们监测和评估的情况来看,“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实施进展顺利,主要任务、目标、指标进度符合规划要求,预计到明年,也就是2025年能够顺利完成相关规划任务。“十四五”以来,我们深入落实《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推动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刚才李扬副部长在通报中讲到,目前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已超过600万公里,预计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6万公里,高速铁路里程超过4.6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约19万公里,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超过6.7万公里。特别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已建成路线里程超过26万公里,建成率约90%,这也标志着我国交通强国建设迈出了新步伐。这里面的“6轴”指的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双城经济圈这四个经济发展极之间的交通主通道;“7廊”主要是指西部陆海新通道等7条交通走廊;“8通道”是指沿边通道等8条交通通道。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主骨架逐步形成,将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效畅通国民经济大循环。
今年,我们编制完成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路线方案》,谋划实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联通提质工程等,这将使中西部地区的交通可达性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区域交通一体化不断向纵深迈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明年,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眼补短板、增后劲,把稳定交通有效投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抓紧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继续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着力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完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交通运输跨方式、跨区域、跨领域、跨产业融合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经济运行和人民群众的出行。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明年将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请问交通运输部有何规划和安排?谢谢。
李扬:
请我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王绣春女士回答。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 王绣春:
谢谢封面新闻记者的提问。今年2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专题部署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工作,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交通物流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中发挥着骨干作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经国务院同意,交通运输部已经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印发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我们又接续细化了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各细分领域实施方案,在政策层面构建起了“1+5”框架体系,聚焦打通交通物流堵点卡点,部署了18项重点工作。在各部门、全国上下各行业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刚才李扬副部长也提到,预计今年有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3000亿元。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推动五个方面的工作落实:
第一方面,实施优化运输结构攻坚工程。继续推进京津冀、晋陕蒙、东北等重点区域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进一步提升沿海港口大宗货物绿色集疏运比例。实施铁路货运网络工程,推动重点干线铁路和进港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重点是推动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等干线航道的扩能升级。
第二方面,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着重推动铁路港前站、铁路专用线向港口堆场延伸,推进重点港口与铁路堆场共享公用。完善多式联运数据共享标准,推进交通物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健全完善多式联运管理制度和“一单制”“一箱制”标准规范,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中转交接、货物装载、安全查验等方面真正实现“一箱制”。
第三方面,促进交通物流与产业深度融合。重点聚焦先进制造业,重点原材料产业,“一业一策”健全完善交通物流服务保障措施;完善国际物流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快递进厂”和服务延伸,创新电商物流新模式。
第四方面,加快培育新型物流集成商。支持交通物流企业与制造业链主企业、货主企业和电商平台创新供应链协同发展新模式,促进供应链上下游、物流各个环节、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资源高效整合、要素共享共用,切实增强物流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第五方面,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取得新突破。在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物流通道、沿黄生态经济带物流通道、中部多式联运通道、北粮南运和西煤东运等重要物流大通道上,组织相关省份实施18项专项试点任务,希望推进通道内设施互联、数据共享、产业融合、企业培育、规则衔接、组织创新,全面提升重点物流通道的服务保障能力。
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当前,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受到广泛关注,请问目前建设情况如何?在持续提升公路沿线充电服务保障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谢谢。刚才我讲到,每年假期,充电难已成焦虑,都是大家出行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年国庆,新能源车出行占比已经达到15.9%,预计马上来的春运会更高,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在积极想办法、做准备。截至今年11月底,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3万个,已建充电停车位4.9万个,比2023年分别增加了1.2万、1.7万。目前,全国6000多个高速公路服务区中超过5800个服务区安装了充电桩,覆盖率达到了97%。
但同时,在高峰时段特别是假期,还是出现供不应求的问题,我们也在想办法解决。首先是预判需求。每到假期我们会研判,哪些地段、哪些服务区,预计量会有多大,我们尽量做足准备。第二是增加各种设施,除了固定的还有移动的,如果发现移动的不够用,很多服务区会把车调整到周边可能有空闲的服务区,甚至高速公路服务区边上能够提供充电设施的,让大家尽量都充上电。第三是加强信息引导。大家可以通过高速公路路况信息板、标志板等信息服务设施,以及导航APP、我部开发的“e路畅通”小程序了解查询充电桩的布局、现时的应用状态,这样便于自己的出行规划。
当然还远远不够,这只是一些应急措施。下一步,还要不断优化、不断增加投入,尽量满足大家出行的需求。我们力争在2025年底基本实现“固定充电设施为主体、移动应急充电设备为补充、重点节点全覆盖、群众出行有保障”的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网络,让开新能源车、电动车的出行人员更加放心出行。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m.ylfx.com/toutiao/33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