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刚披露业绩边际改善的2025年一季报,后脚钧达股份(002865.SZ)便马不停蹄地再度递表了港交所。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这家在光伏电池领域排名前列的企业,按2024年的出货量计算,在专业制造商中,钧达股份的N型TOPCon电池全球市场份额约为24.7%,排名全球第一;同年,在专业制造商和一体化制造商中,公司的N型TOPCon电池的市场占有率约为7.5%。
虽然行业地位突出,但自2023年底开始,光伏行业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局面,行业进入产能出清阶段。“淘汰赛”打响,哪怕是像钧达股份这样的头部玩家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招股书显示,2024年该公司的收入为99.2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滑了46.7%;而全年净利润则为-5.91亿元,作为对比,钧达股份2023年净利润为8.16亿元。
不过,进入2025年后,钧达股份的基本面似乎出现了一丝“转机”。数据显示,25年Q1期间,钧达股份的收入同比下滑49.52%至18.7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6亿元;但若以环比口径看,该季度公司的收入及利润指标均较去年四季度有所优化,其中利润指标减亏明显。同时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是,Q1期间,钧达股份的海外收入占比快速提升,这似乎表明了公司的全球化布局正进入加速阶段。
钧达股份的历史最早可以向前追溯到2003年,2021年时通过收购捷泰科技,钧达股份正式进军光伏技术行业。2022年,按N型TOPCon电池出货量计算,钧达股份便已经在专业化制造商中升至第一。也是在这一年,钧达股份的收入翻了几番,并成功突破百亿至110.86亿元;同年,公司的净利润达到了8.21亿元,较上一年度亦有质变。
2023年,钧达股份启用了淮安基地,公司N型TOPCon电池产能再上台阶。站在当前时点回过头来看,这一年也是钧达股份的“高光时刻”,公司的收入增加至186.11亿元,净利润增加至8.16亿元。
在业绩大幅滑落的2024年,钧达股份的N型TOPCon电池及P型PERC电池收入均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数据显示,这一年N型电池为钧达股份贡献收入92.77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93.5%,而上一年度该业务的收入为134.95亿元。同年P型电池的收入为3.8亿元,占比3.8%,上年同期则为42.2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钧达股份主要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表现不一,其中N型TOPCon电池销量为30.4GW,较上年的20.4GW显著增长,但平均售价则从23年的0.67元/瓦降至0.31元/瓦。同期,P型PERC电池销量为1.2GW,平均售价0.32元/瓦,呈现量价齐跌的态势。
大概是穷则思变,整体收入大缩水的情况下,2024年钧达股份的海外扩张脚步反而加快了。据公司方面披露,钧达股份在境外收入占比由23年的4.7%快速上升至24年的23.9%,并于今年一季度进一步提高至58.1%。
盈利方面,在主要产品大跌价的背景下,2024年钧达股份的毛利为-8505.8万元,对应毛利率为-0.9%。作为对比,2022、23年分别为11%、9.1%。也是在24年,钧达股份的净利润录得巨亏,为其上市后最差表现。
不过诚如文首所述,今年一季度钧达股份经营状况已有所好转。数据显示,期内公司实现7.15GW 的N型TOPCon电池片出货,平均单价为0.26元/w(不含税),单瓦盈利为-0.015元/w,环比2024年四季度的平均单价0.24元/w(不含税)和单瓦盈利-0.024元/w取得显著改善。
前不久披露的一季报中,钧达股份称随着光伏行业供需关系持续改善,高效电池环节作为光伏产业核心技术环节,在下一步技术提升及行业需求提升背景下,公司有望凭借产品技术及成本优势,率先实现盈利改善及提升。
钧达股份对于后市的乐观预期并不令人意外,去年,电池片环节亏损严重、落后产能退出后行业成本曲线仍维持相对陡峭,考虑到各环节产能结构特点、成本曲线及供需状态,目前已有较多机构认为产业链有望在今年实现较为显著的供需关系改善,并驱动相关环节头部企业的盈利修复。
而放眼长期,考虑到国内光伏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产业链上的企业若想要重拾增长、甚至打破成长瓶颈,出海或许会是必选项。
智通财经注意到,今年一季度,钧达股份便积极瞄准海外市场需求,通过亚洲、欧洲、拉丁美洲、澳洲等新兴市场客户的持续开拓及认证,成为海外多个国家、地区光伏电池的主要供应商。其中,公司在印度、土耳其等主要海外市场的占有率已处于领先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钧达股份拓展海外市场还不仅仅只是产品出口,同时公司还计划以产能出海的形式,增强全球市场电池产品供应能力。据了解,目前钧达股份正计划于阿曼投建5GW高效电池产能,该项目有望于今年底建成投产。
作为钧达股份出海战略中的重要目的地之一,阿曼是中东国家中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先行者之一,其制定了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预期目标。除此之外,以目前情况看,美国特朗普政府本月发起的关税战,阿曼亦是受影响相对较低的国家之一。根据现有信息,美国对阿曼征收10%的基础关税,处于目标国家中最低水平之列。对此,有券商分析师认为,“对等关税”有望强化公司阿曼产能优势。
意欲加码海外市场,这或许也部分解释了为何钧达股份执意想要在港股上市。毕竟,登陆港交所后有利于钧达股份构建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进而为公司后续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保障。
总而言之,母庸讳言钧达股份目前尚处于业绩寻底、静待拐点的过程之中,但积极的一面是从最新的财报看,“转机”似乎已经出现。有鉴于海外市场充满了机遇,未来钧达股份通过加强全球化布局培育出新的增长动能亦未可知。不过,这一切都需要留待时间来验证了。而对于钧达股份冲刺港股上市后续的进展,智通财经也将持续关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m.ylfx.com/gupiao/5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