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区块链

从JELLY到VOXEL,Bitget为何屡陷“做市争议”?

Bitget 深陷 “做市争议”,原因包括:1. 高杠杆与小市值币种的矛盾冲突,导致市场波动加剧;2. 做市角色模糊,引发利益冲突;3. 风控与透明度不足,无法有效管理风险;4. 行业竞争与舆论放大效应,使争议持续发酵。

近期, Bitget 深陷舆论风波,接连因 JELLY 和 VOXEL 相关交易异常,被卷入 “做市争议” 的漩涡,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也让人们对该平台的市场运作和监管机制产生了诸多质疑。

JELLY 事件:中心化操作与市场操纵疑云

年 3 月,Hyperliquid 的 JELLY 代币价格遭遇操控,短短时间内暴涨 400%,随后 Hyperliquid 紧急冻结交易并下架 JELLY 永续合约。据 Lookonchn 监测,某持币 1.26 亿枚 JELLY 的巨鲸通过复杂操作,先抛售 JELLY 使价格暴跌,让 Hyperliquid 产生大量被动空头头寸,而后又买回推高价格,致使 Hyperliquid 金库承受了约 1200 万美元的未实现损失 。
Bitget 作为 JELLY 交易最为活跃的平台之一,24 小时交易量高达 515 万美元,也因此被卷入这场风波。X 平台用户以及 Bitget 首席执行官 Gracy Chen 纷纷发声,指责 Bitget 等中心化交易所在 JELLY 事件中难辞其咎。有观点认为,这些中心化交易所提供的高杠杆和充足流动性,间接为市场操纵者创造了便利条件。资金流向监测显示,攻击 Hyperliquid 的部分资金就来源于包括 Bitget 在内的一些交易所,这无疑加深了市场对 Bitget 参与市场操纵的怀疑 。
此外,陈颖在批评 Hyperliquid 处理方式的同时,Bitget 自身也受到指责。有声音指出,Bitget 在 JELLY 交易过程中,KYC(了解你的客户)/AML(反洗/)措施执行不力,未能有效甄别和阻止不良行为者的交易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市场操纵行为。并且,Bitget 的混合资金池设计被诟病存在缺陷,少数操盘者的违规行为可能通过资金池的关联,将风险传导至全体用户,放大了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 。

VOXEL 事件:做市策略失误与信任危机加剧

进入 2025 年 4 月,Bitget 平台上的 VOXEL 代币再度引发轩然大波。短短 4 小时内,VOXEL 爆仓金额高达 840 万美元,空头损失惨重,其爆仓金额甚至超过了同期。X 平台上有用户直指 Bitget 在 VOXEL 交易中 “因自身做市踩坑”,导致市场出现异常波动 。
VOXEL 作为低市值币种,市值仅约 1050 万美元。Bitget 为提升交易活跃度,采用提供高杠杆和做市流动性等手段,但却未能有效管控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风险。有市场参与者质疑,Bitget 的做市操作是否过度干预市场,导致价格走势偏离正常轨道,使空头投资者成为受害者,被 “收割” 离场 。
在事件处理过程中,Bitget 的表现也饱受诟病。用户批评 Bitget 在处理 VOXEL 事件时,方式 “不成熟、不道德、不专业”,不仅未能及时公开详细的事件报告,解释交易异常原因,也没有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弥补用户损失,这一系列操作进一步加剧了用户对平台的不信任,引发了严重的诚信危机。不少用户将 Bitget 的 VOXEL 事件与 Hyperliquid 的 JELLY 事件相提并论,认为两者均因平台在做市环节的不当操作而受损,只不过 Bitget 此次问题更像是源于内部失误,而非外部蓄意操纵 。

Bitget 屡陷争议的深层原因剖析

高杠杆与小市值币种的矛盾冲突

Bitget 为吸引用户,积极上线创新区代币,像 JELLY 和 VOXEL 这类小市值币种纷纷在列,并为其提供高杠杆交易服务。然而,小市值币种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波动性,市场深度有限,少量资金的进出就能对价格产生巨大影响,极易成为被操纵的对象 。
而 Bitget 在做市过程中,无论是提供流动性,还是通过调节盘口等操作,都可能在不经意间加剧价格的异常波动。当价格走势脱离正常范围,投资者因高杠杆作用,面临的风险被数倍放大,稍有不慎便会触发爆仓,进而引发市场恐慌与争议 。

做市角色模糊引发利益冲突

作为中心化交易所,Bitget 在市场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交易平台的运营者,负责维护交易秩序、提供交易服务,同时又可能以流动性提供者的身份参与做市。这种角色的模糊性,使得 Bitget 面临着较高的利益冲突风险 。
市场参与者质疑,在做市过程中,Bitget 是否会为了自身利益,利用平台优势和信息不对称,通过做市操作人为影响价格走势,从而损害普通用户的利益。当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时,这种疑虑便会被无限放大,导致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直线下降 。

风控与透明度短板凸显

JELLY 和 VOXEL 事件清晰地暴露出 Bitget 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短板。在交易过程中,Bitget 未能及时识别和预警市场操纵行为,对杠杆风险的控制也不够严格,使得异常交易得以持续,最终给用户和平台自身带来巨大损失 。
并且,在事件发生后,Bitget 在信息披露方面表现不佳,没有及时、充分地向用户公开事件细节,包括交易异常的原因、调查进展以及后续的解决方案等。这种透明度的欠缺,让用户无法准确了解事件全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和对平台的质疑 。

行业竞争与舆论放大效应

在平台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Bitget 与 Hyperliquid 等平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在 JELLY 事件中,Bitget 曾批评 Hyperliquid 的中心化操作,而在 VOXEL 事件中,Bitget 却陷入了与 Hyperliquid 类似的争议指控中 。
行业内的这种竞争态势,使得平台间的负面事件更容易受到关注和放大。一旦某个平台出现问题,竞争对手可能会借机发声,市场舆论也会迅速聚焦,导致争议不断发酵,对平台声誉造成严重损害。Bitget 在这两场风波中,无疑成为了舆论风暴的中心,其形象和用户信任度都遭受了重创 。
从 JELLY 到 VOXEL,Bitget 屡陷 “做市争议”,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若 Bitget 想要重塑市场形象,恢复用户信任,就必须深刻反思自身问题,加强风控体系建设,提升透明度,明确做市角色定位,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行业竞争。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m.ylfx.com/qukuailian/59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