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商讯

「Gauth」收入翻番,AI笔记刷新品类最好成绩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白鲸出海(ID:baijingapp),作者:李爽、张凯然、Lainya,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白鲸出海联合点点数据、非凡产研发布第 4 期全球 AI 教育产品榜(包含 App 和 Web 端,前 3 期可参考底部推荐文章),并在本期调整 App 数据源,主要引用非凡产研的数据,同时依据点点数据对个别出入较大的产品进行修正,分类标准与榜单往期保持一致。

看榜 tips:

1、榜单关注 K12、语言学习、儿童启蒙领域的 AI 教育产品,目前有 5 大分类分别是:语言、数学(解题)、综合学科(解题)、学习/教学工具(如闪卡、AI 笔记等)和儿童启蒙。

2、由于本土市场和海外市场呈现出较大的区隔度,全球 App 榜单、全球 Web 榜单中的产品将聚焦海外市场,面向国内市场的产品集中在中国 App 榜单做统一观察。

3、全球 App 榜单和全球 Web 榜单上榜标准分别为 MAU 10 万以上,和月访问量 30 万以上。

全球App:出海产品普遍“双增”,“计算器+AI解题”暴力拉升ARPU值?

本期全球 AI 教育 App 榜以 10 万月活为标准,共收录了 30 款产品。

总体来看,3 月全球 AI 教育 App 在 MAU 上变化不大,个别产品增长显著;月流水普遍增长,其中 7 款产品环比增长 20% 及以上。

图片

3 月全球 AI 教育 App 榜,标红产品出自华人团队

「Uknow.AI」“落单”,「Gauth」收入翻番

本期 30 款产品中共 5 款产品出自华人团队,均为综合类产品,除「Uknow.AI」,其他 4 款产品均实现了 MAU 和月流水的双增长。

图片

自推出第一期全球 AI 教育产品榜(以 2024 年 12 月相关数据为准)至今,我们观察到「Uknow.AI」的增长情况不论 MAU 还是月流水都不太理想。据点点数据显示,其活跃用户中超 90% 来自东南亚。而「Question.AI」则成为了出海应用中唯一一款 MAU 突破千万的产品,位列总榜第 5。

从收入端看,「Gauth」以 108% 的增幅位列 3 月全球 AI 教育 APP 的收入增幅之首。「Gauth」在 1 月底官宣回归后次月的 MAU 便突破 500 万,本月继续小幅增长(详见往期榜单《AI 教育出海洞察第 3 期》)。趁热打铁,「Gauth」于 2 月下旬推出「校园创作者」活动,吸引了大量美国大学生参与,TikTok 上相关宣传视频累计浏览量 40 万,评论区也热情高涨,再叠加欧美地区的期中考试和申请季,配合精准的广告投放,多种因素促成了相当漂亮的月流水增幅。

图片

图源 Instagram、TikTok

2 款 AI 口语 App,优化功能后月活、流水表现俱佳

收入增速 Top3 中的另外 2 款产品则为语言类应用「Speak English with Loora AI」(下简称「Loora」)和「Speak & Learn English: Learna」(下简称「Learna」),分别来自于越南和土耳其,都主打 AI 口语练习。(关于「Loora」,读者可以阅读白鲸往期文章《半年融资1.6亿美金,AI学语言又来敲Duolingo的门了》)

图片

收入增速Top5

2 月末,「Loora」完成了 12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并在 3 月增加了用于对话功能的 AI 虚拟形象。同时新增了发音练习、提供改写建议和语法修正功能,可能是由于新功能的加持,「Loora」3 月的 MAU 环比增长 67%,也助推了流水的成长。

图片

「Loora」AI 虚拟对话形象更新前后对比 | 图源点点数据

「Learna」 的收入增长同样主要由活跃用户的增长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关注到了其对付费项目进行了调整。今年 1 月,「Learna」更新了「Learna Pro」的订阅权益,用户原本需要为 App 中不同的 AI 虚拟角色单独付费,后改为订阅即可无限制使用,订阅权益放宽。此外,3 月初,「Learna」又在功能上做了优化,主要是将语法、口语、发音等项目的练习任务细化,增设具体的学习目标,用户可选的对话应用场景也增至 10 种。3 月份,「Learna」的 MAU 增长了 274%,增幅位居所有产品的 Top1。

图片

MAU 增速 Top5

计算器+AI 解题,如何暴力拉升 ARPU 值?

本期榜单中,有两款新入榜的数学类产品,分别是 134 万 MAU 的「Symbolab」和 49 万 MAU 的「Calculator Air」,它们均可归为 AI 数学解题工具的范畴,并且切入点都是计算器。据我们了解,从学习代数、几何、三角函数的中学生,到就读数学、物理 STEM 方向的大学生都会对计算器 App 有稳定需求,且计算器 App 需要用户进行结构化的输入(如填公式空格、选择函数类型),而无理解或识别题目的过程,使得其在准确率上通常高于通用型 AI 解题产品。

上述产品以计算器功能为主要的标签,并叠加 AI 解题能力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数学解题体验。尽管功能相近,但在收入表现上,后者却是前者的 4 倍。

图片

数学类产品

「Symbolab」支持 iOS、安卓双端,除了计算器外,还集成了函数图像与几何绘图工具,功能的综合性更强,用户以学生群体为主。「Calculator Air」目前则仅支持 iOS 端,更像计算器工具,宣传中也明确标明「Best calculator for iPhone」。据官方描述,产品计算能力覆盖基本算数到高等数学,且专业性强。从评论来看,除了学生群体,不少科研、会计、工程领域的从业者也是其用户,他们看重计算精度和效率,也有更高的消费水平和付费意愿,这种用户群的差异直接导致了收入差异,「Calculator Air」的 ARPU 值是前者的 10 倍有余,也显著高于其他面向学生群体的数学解题产品。

图片

「Calculator Air」(上)和「Symbolab」(下)应用截图|图源点点数据

可以看到,与「Calculator Air」 精准吸引的相对更高净值用户相匹配的是其激进的定价策略,二者内购项目设置上都分为周-月-年三档,其中「Calculator Air」以 10 美元的周订阅支撑起 50% 的月收入,这一定价是「Symbolab」同项目的 4 倍,「Symbolab」中 50% 的月收入由周订阅和月订阅共同组成,其中月订阅定价 8 美元(占比 28%),周订阅定价 2.5 美元(占比 22%)。

全球Web:Chegg攻入闪卡“腹地”,AI笔记品类刷新最好成绩

Web 端本次抓取到访问量在 30 万以上的产品 27 款,3 月各梯队产品流量变动并不剧烈,我们主要关注到了头部产品的功能更新,以及 AI 笔记以及 AI 解题产品流量的增长。

图片

3月全球AI教育Web榜

多邻国:零预算玩增长,全面押注 AI

多邻国是目前全球活跃用户最多的语言学习产品,在 Web 榜单中多邻国稳居第二,流量仅次于「Q-Chat」,本期流量也有小幅增长。对照着多邻国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我们能对这一头部产品的成长有更具象的认知,多邻国今年 Q1 的日活用户数已经接近 4700 万人次,月活用户数超过 1.3 亿,分别同比增长了 49% 和 33%。对于一款亿级用户量的产品来说,这样的增速不可谓不惊人。

增长一方面来自于多领国在营销上的持续发力。其于 2 月发起的“Dead Duo”系列活动已经成为公司史上最成功的营销活动,在 0 外部预算的情况下,该活动达成了超 17 亿次的曝光。而截止 5 月 6 日,多邻国的全网粉丝数已经接近 3000 万。

图片

内容上多邻国也持续推新,它在上周一口气推出了 148 门语言课程,以前讲西班牙语的人无法用母语学习日语、韩语或普通话,但在这一版本更新后就可以了。多邻国表示,最初的 100 门的语言学习课程团队花了 10 年时间搭建完成,但是在生成式 AI 的帮助下他们只花一年时间就完成上述工作。多邻国现任 CEO 也在近日发布的全体员工信中表示,公司将“以 AI 为先”,并将其视作与 2012 年押注移动端一样重要的转变机遇。

Chegg 的“一守一攻”:上线 AI 解题比对、AI 闪卡功能

对比上月开学季的盛况,本期 Chegg 的 Web 端访问量环比回落了 7.9%。值得关注的是 Chegg 在随后 4 月的两次重要更新,4 月 7 日,官宣 Solution Scout 功能,支持用户直接比对 Chegg 的题库搜索结果和 ChatGPT、Gemini 等主流 AI 工具的解题结果,并利用 AI Summary 指出差异,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 Chegg 受 AI 解题冲击下的一次回击;不到两周后 Chegg 又官宣了 AI 功能 Create,允许用户将课堂笔记直接转为练习题和闪卡,由单一解题工具向学、练的路径上延伸,以开拓更多用户。

图片

Turbolearn ai:用 AI 笔记

切入闪卡市场,刷新品类最好成绩

网页端一直是 AI 教学/学习工具的主要战场,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闪卡类产品,本期榜单还关注到一个子品类的蓬勃生长——AI 笔记。

做笔记其实是比制作闪卡更加前置的环节,笔记本身也是定制闪卡的重要材料,当闪卡需求已经完成市场验证且头部产品已经占据了相当用户心智的情况下,切入前置环节其实是个不错的破局思路。「Turbolearn ai」就是这样的一款产品,其在本期榜单中排行 11,月访问量来到了 350 万,环比增长了 42.3%,而这已经是其连续两个月双位数增长,这一访问量也是我们观察到的 AI 笔记类产品的历史最好成绩。「Turbolearn ai」颇有用户洞察的一面是其同时支持音频、视频和 PDF 转笔记,无论是录音、录屏还是文本材料都直接可用,而在笔记之外,也支持转为闪卡和播客,一站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

AI 解题:集成 AI 生图、生视频功能,有产品另辟蹊径从 Web 端突破

本月多款 AI 解题产品的 Web 端流量迎来了增长。

图片

Web端增速 Top5

基于“即拍即得”的特性,一直以来 AI 解题更“顺手”的应用还是基于移动端。像「Question AI」移动端月活千万,但 Web 端月访问量只有不到 50 万,「Solvely」、「AnswerAI」虽然本月 Web 端流量成长显著,但是移动端的活跃用户数还是显著多于 Web 端。也有例外,比如「Gauth」Web 端月访问量破千万,移动端只有 600 多万,押注 Web 端不排除是因为母公司面临地缘政治风险而留的后手。类似「Gauth」的情况,出现在增长榜上的「MathGPT」,该产品是一款主做 Web 端的 AI 解题产品,移动端更是基本没啥流量。

「MathGPT」不仅能解答数学问题,实际还涉猎到了物理、会计和化学等学科。其网页端流量更大的原因可能在于,其还侧重在“学”的功能设计,Web 端体现了大屏的优势。学习功能上,其支持一键生成视频来辅助理解有关概念,从官网展示的用户生成视频来看,用户集中在高中到大学低年级的学习阶段,涵盖了多个数学和物理学的基础主题。类似的功能还有,AI 生成学习指南、AI 生成图解、AI 生成练习测试/闪卡等。

图片

「MathGPT」官网

国内App:收入回暖,教育大厂全面拥抱AI

图片

由于本期我们更换了教育榜单的数据来源,国内教育产品收录的产品数量相对较少,下一期将恢复正常。注:月流水低于 1 万美元的产品将不记录收入

从整体看,本期国内教育产品的 MAU 基本处于横盘状态,豆包爱学、作业帮、TalkAI 练口语,三款产品的 MAU 增长最快,但都没有到 10%,其他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也都在 3% 以下,算是正常波动范围。

图片

国内 AI 教育类 App 月活、月流水增速情况汇总

而能够收录到收入的 8 款产品中,有 6 款的收入环比增长,相对前两个月受到假期影响的收入数据,回暖明显,剩下两款收入下滑的产品均是语言学习产品,降幅仅有 1-2%。

从收入增幅看,TalkAI 练口语的收入达到 15 万美元,环比增长 6010%,其 MAU 也达到了 34 万,环比增长 5.77%。我们在上个月的榜单中观察到 TalkAI 练口语在 1 月 14 日—3 月 12 日遭到 iOS 清榜,在这期间,其收入被清零,MAU 也受到的很大影响,本月基本回归正常状态,所以造成数据波动较大。

图片

作业帮旗下的快对 AI,猿辅导旗下的小猿 AI

除此之外,大学搜题酱、小猿搜题、小猿 AI、作业帮的收入,分别有 21%、12%、8% 和 5% 的增幅,随着国内寒假正式过去,大部分 K12 产品也迎来了复苏。而在这些产品中,榜单收录的小猿 AI,包括之前榜单有收录过的快对 AI 等产品,都接入了 DeepSeek,并针对学习场景设计了 UI。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与 AI 交互,来完成问问题、检查作业,进行口算练习,甚至是翻译、AI 写作等等任务,能够通过 Chatbot 将之前分散在各个产品环节的功能汇聚在一起,供用户更方便地使用。

我们注意到在上个月中旬,猿辅导召开发布会官宣了小猿 AI App 的升级。小猿 AI App 最初是以口算批改功能切入的,融入 AI 升级后不仅批改的题型增加(如主观题、应用题、图像题),系统还能智能反馈错因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盲点。小猿 AI 团队寻访了各地学校的一线教师,把错误原因详情喂给大模型,从而打磨出“五重错因定位”,在后续讲题步骤中,AI 将只针对错误步骤进行讲解,避免了传统 AI“从头讲到尾”的效率浪费……如今的在线教育产品在形态上看似大同小异,但其实不同程度的需求洞察以及产品打磨决定了实际体验上的千差万别,这或许也是其能跻身品类头部的重要因素。

同场发布会上,猿辅导还推出了有 DeepSeek 加持的小猿 AI 学习机,以及帮助学校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飞象人工智能通识课。总体来讲,作为国内头部在线教育企业之一的猿辅导,是要全面拥抱 AI 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m.ylfx.com/shangxun/64860.html